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男科理论创新成果接受科技成果评价
2025.03.102025年2月28日,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——云南省卫生科技教育协会在昆明依据相关规定,组织专家对云南省中医医院/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“中医男科理论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”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。
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云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沈红梅、昆明市延安医院主任医师张鹤云、昆明医科大学教授卿晨、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倪凯、昆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付义等专家组成。
秦国政教授汇报
专家评审现场
经过专家评审,认为该项目历经40余年深入研究及探索,取得以下主要成果:
学科首创性:首个完整构建中医男科学学科体系,实现从“无科可依”到“独立学科”的跨越,填补中医临床学科空白。出版《实用中医男科学》等11部专著,发表核心论文89篇,使中医男科学成为国家二级学科,与内、外、妇、儿科并列。首创高等中医药院校《中医男科学》课程,主编首部国家级规划教材,构建“三维立体”课程架构,教材被全国22所院校选用,累计培养博士后至本科生等人才230名。
理论原创性:创立“脾肾两虚夹瘀”论治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、“肝郁血瘀肾虚”论治阳痿、“疮疡理论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三大核心理论,获学界广泛认可。系统构建的“精室”理论成为中医男科领域重要理论基础,丰富了中医理论构架。
产教融合性:首创“临床问题驱动-经典理论支撑-现代科研结合”的产学研用模式,取得学界及社会广泛认可。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、重点学科1个;根据核心理论共诊治少弱精子不育症34808例、慢性前列腺炎37309例、阳痿患者69919例,并被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等21家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于临床,效果显著;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5次,科普传播覆盖25万人次。研发柴丹振阳颗粒、芪蛭通窍胶囊2种医院特色制剂。
该项目在理论创新、科学研究、临床应用、教育教学、人才培养、学术推广、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,社会经济效益显著,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示范意义,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项目负责人秦国政教授表示,团队将继续深化中医男科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,推动中医男科学的进一步发展,为男性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。云南省卫生科技教育协会作为评价机构,对该项目的科技成果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其在中医男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推广意义。
科研部:刘弘毅
原标题: